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名言 > 正文内容

只是未知_不是未知的,而是已知的

aitaoxie1个月前 (09-09)名人名言4

知而不行,是未知也。知道某件事情的正确性而不去做,只是光耍嘴皮而已,实际上还是不知道的。

因为光知不行,就无法体现出知的价值,就好比某些人,一说起什么事情都知道,实际上却没有做多少事情,只会惹人讨厌而已,充其量只是个夸夸其谈的无能之辈而已。

这些人是无知的,不知道“知”的重要性,所以说还是无知的。

只是知道不实践,等于不知道

王阳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提出了“事上磨炼”这一全新的修行观念,大大提高了实践在修行中的地位。王阳明告诫我们:“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是王阳明的,类似的话语出自传习录。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八个字两句话说的意思是有的事情如果知道了存在着有不好的结果的可能性,就断然不会去做。


而人们之所以会做错事,是事前人们不知道会有错误的结果。


人们都不是神圣,不是先知先觉的圣贤,趋利避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是也避免不了有时候会犯错误。

知道了不行动等于不知道。

王阳明: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而不行,便不真知

?


?

?

1、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懂得一个道理却不行动,只是因为没有真正懂得这个道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开解别人的时候容易,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但是事情一旦到了自己身上,这些道理却全然没有了效果。

很多人年轻人都说自己知道“孝顺父母”,但是工作忙,应酬忙,抽不出时间去孝顺。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错了,你不是懂了而没有做到,而是你压根就没懂,所以没有做到。

?

五百年前,王阳明的得意弟子徐爱问老师:现在人们都知道孝敬父母,但是却常常不能孝敬父母,这不就说明知道和行动是两回事吗?

王阳明是这样回答的,之所以不去孝顺父母,是因为还没有懂得孝顺父母的道理。不行动的原因,是不知道。

?

就像三毛说过一句话,“爱是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一个人如果爱了,那么他的行动会自然跟上,在眼睛里,在眉梢上,在一言一行里,这是无论如何也藏不住的,也是控制不住的。

所以,一个人不去孝顺父母,就谈不上懂得孝顺父母。他如果真的知道要孝顺父母,真的体恤爱惜父母,他会自然而然地行动,而不是把时间分配给了事业、应酬。

?

2、知而不行,便不真知

知道了一个道理而不行动,那就不能真正懂得这个道理。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很多年听到的一个道理,当时不解其意,但是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突然就明悟了。因为行动跟上了,所以自然就知道了。再比如说,自己的痛只有自己知道。

自己痛了,自己才知痛。外人永远也不会懂你的痛。因为不是痛在他身上,你多痛,怎么痛,他全然不知。所以,缺了行动,就谈不上知道。

?

别人给你说梨子是酸的,你就知道是酸的吗?你得自己尝一尝,才知道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理论是不是正确,不做是不知道的,你得亲自去实践一下,才知道这道理是不是能行得通。

《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左传》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都论及知行难易问题,认为求知重在运用,孔子把“言行一致”视为划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这说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是重视践行的民族。

?

王阳明有句话: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处。若只好静,遇事变乱,终无长进。只是知,却没有经过世事的锻炼,终究是不能有进步的。只有实践才是硬道理。

?

3、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道和行动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一个人想要知道,不可避免得要去钻研,钻研的过程中一旦要验证某些东西,也就是进入了实践的阶段。

比如,外面牧羊的小孩喊狼来了,这是一条消息,传入人们的耳中就是知,但这个知是没有验证的知,一个真正懂知行合一的人,一定要自己看一眼,看看是否有狼来了的迹象。看这一眼,就是行了。

?

也就是说,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独立思考的知,一定有行的成分在。行只是认知深化的一个过程而已。

而如果一个人本没有知,但是他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把经验不断再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些经验就是知。能够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这样的“行”才不盲目。

?

一个人听再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听到的道理可能是假的,哪怕是真的,不去践行也没法真正懂得。《中庸》里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后一句是笃行之。

无论什么事情,无论什么道理,用来夸夸其谈,用来装点门面,这样的知,懂再多也没用。只有踏踏实实地去践行,这些大道理,才能化为我们生命的养料,让一个人坦荡无畏,富足丰盈。

相关文章

唐宋八大家之三苏的故事_唐宋八大家里三苏是什么关系

唐宋八大家之三苏的故事_唐宋八大家里三苏是什么关系

“唐宋八大家”,是八位散文大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以及曾巩八人。明初朱右编选韩、柳等人之文为《八先生文集》,是八家之名的开始;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

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年份_中国朝代顺序表(带时间)

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年份_中国朝代顺序表(带时间)

盘古开天神话传, 三皇五帝数千年。炎帝黄帝华夏祖, 尧舜禹王位让贤。夏商西周奴隶制, 东周列国变封建。秦汉统一开疆域, 三国纷争起战乱。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疆域又扩展。五代十国闹割据, 宋辽夏金归大...

韩愈说的名言警句关于知识_韩愈所说的名言

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

赞美韩愈的诗句名句_赞美韩愈的句子

困苦童年  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时任秘书郎。韩愈三岁时,韩仲卿便逝世。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  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因受元载牵连,贬韶州刺史...

千古第一渣男_古代第一渣女

是的,李白诗文举世无双,政治却一塌糊涂,对家庭欠账难偿。历史记载,李白先后娶有2妻(入赘)、2同居女友,其中两任妻子都是宰相家的白富美。白富美们本以为找到了好老公,人帅又有才华。不料风光成亲后,李白就...

看破红尘的古风句子_看破红尘的古文

1、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唐代:惠能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3、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金朝:元好问4、采菊东篱下,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