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学说_王守仁的学说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因在浙江绍兴的阳明洞读书,古人们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所创立的心学,在嘉靖以后广泛传播,几乎取代了官方的程朱理学。清朝以后,这个学说仍然有很大影响。阳明学还传到了日本和朝鲜。
王阳明创立“心学”之后,因为和程朱理学相冲突,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于是很多人开始攻击王阳明,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他们把“心学”斥之为“伪学”“异端”,纷纷上书弹劾王阳明。
王阳明对此的反应是不予回应,无辩止谤。
古人说“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面对那些流言蜚语,不需要辩解什么,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做成了,那些闲话自然就没了。
太过在意别人,反而会在他人的目光中迷失自我。只要认准前进的方向,今日的诽谤与嘲笑必将成为来日的掌声。
王阳明的心学是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不一样,是无法证伪的,那怎么能说王阳明心学是伪学呢,归根到底还是被其他学派刻意打压
1、政治不正确:心学和朱熹的理学很多地方都是对立的,尤其是“人人都是圣贤”、“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庶人非下,侯王非高”,这和封建的等级制度有极大冲突!
2、与传统相违背:中国社会根基是“孝道”,这是稳定之基础,而君王是父,要学对父亲一样对待君王!心学“知行合一”,与“圣人训”“祖宗家法”等传统儒家观念比起来,太过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