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陶渊明的优美散文_描写陶渊明一生的优美段落
陶渊明的散文作品有《感士不遇赋(并序)》《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常读晋朝陶潜的田园佳作《归园田居》,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每每心生向往,反复咀嚼赏析,不仅仅是欣赏诗写的好,更欣赏的,是诗人那份贤致自得的雅趣。
陶渊明的自在让人好生羡慕!因为厌恶官场尔庚我诈的肮脏而归隐山林,归隐,放弃的是市井的热闹,无尽的金玉珠宝,换来的是茅舍的清静,无拘无束和快活自在。归隐山林,没有尘世的繁文缛节,没有官场的肮脏,没有人心的险恶……有的,只是躬耕隆亩,只是“调素琴,阅金经”,只有菊花南山,只有青豆布衣……
归隐山林,去做个无拘无束的人,非官非民,无门无派,孒然一身,快哉快哉!
为下文到桃花林尽头发现桃花源做铺垫。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