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名言及出处书名_诚信的名言出自哪本书
1、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
2、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程颐文集》
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程颐文集》
4、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周恩来文集》
1、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译文:一个人的诚信,比千金还贵重。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还能干什么事情。
3、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译文:说话要诚实守信,行为要忠诚正直
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译文:才能 是品德的资本 而品德 是统帅才能的。
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译文:君子修养心性,没有比真诚更好。
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及事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名人名言:
1. 诚信者,人也;失信者,鬼也。 —— 鲁迅
2. 言不信者,行不果。 —— 孔子
3. 诚信是为人之道,也是立身处世之本。 —— 陈寿
4.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 王安石
5. 诚信者,人也;失信者,鬼也。 —— 鲁迅
6. 言不信者,行不果。 —— 孔子
7.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 王安石
8. 诚信者,人也;失信者,鬼也。 —— 鲁迅
9. 言不信者,行不果。 —— 孔子
事例:
1. 商鞅立木取信: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家商鞅在推行变法时,为了树立威信,下令在城南门外立一根木头,并承诺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起初人们都不相信,结果真的有人得到了十金的奖励。这件事迅速传开,使得商鞅的变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执行。
2. 季布一诺千金:西汉时期著名将领季布因其言出必行、信守承诺而闻名。他曾说过“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指自己的信誉比金钱更重要。后来,他因被诬陷而逃亡,尽管身处困境,但他的朋友们仍然愿意信任和帮助他,最终他得以洗清冤屈并重返故乡。
3. 朱元璋卖草鞋守信: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创业初期曾以卖草鞋为生。他曾向顾客承诺“我的草鞋质量好,价钱便宜,假一赔十”。后来,有一位客人买了他的草鞋后发现有瑕疵,要求退货。朱元璋不仅全额退款,还送给客人一双新鞋。这件事传开后,朱元璋的名声大增,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前来购买他的草鞋。
4. 华盛顿归还樱桃树: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童年时期曾砍倒了他父亲的樱桃树。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主动向父亲承认并接受惩罚。这个故事成为了华盛顿诚实守信的象征,也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责任感。
5.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信用原则: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最著名的金融家族之一。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信用原则,即“信用就是金钱”。他们通过建立严密的信用网络和严格的信用管理制度,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尊重,成为了国际金融界的佼佼者。
这些名言和事例都强调了诚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们提醒我们要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以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人际关系。同时,这些名言和事例也激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原则,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