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名言 > 正文内容

40岁后创业成功的名人_40岁以后创业成功的名人

aitaoxie4周前 (10-07)名人名言1

陈泽民

中国有个传奇的创业者,他50岁时,辞去省会市级医院副院长的职务,蹬着三轮车卖起了自己研制的速冻汤圆,如今,63岁的他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速冻食品的创始人,企业年销售额近20亿元。这个人,就是郑州三全食品公司掌门人―――陈泽民。

以下是十大60岁创业名人:


任正非:创业时年龄为43岁,他创立了举世闻名的华为。

宗庆后:创业时年龄为42岁,他创立了家喻户晓的娃哈哈。

王斌章:创业时年龄为60岁,他被大家称为“雨伞之王”,用2000元起家,一年挣24亿元。希望上面的信息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下面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

  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

  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8年过去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看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相关文章

中国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大全

以下是一些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1.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 笛卡尔2. “读书是一种全人类的交流。” - 蒙田3. “读书是一种活着的方式。” - 卡尔维诺4. “读书是一种旅行...

形容培养读书的成语_形容培养学生的成语有哪些

  1.表示书读得多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汗牛充栋、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  2.表示“精读”书的成语:  咬文嚼字、寒窗苦读、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

王尔德八句名言_王尔德50句经典名言

1、心是用来碎的。2、男女之间不存在纯粹的友谊, 有的只是爱恨情仇。3、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4、我可以抗拒一切,诱惑除外。5、我喜欢有未来的男人和有过去的女人。6、青春是唯一值得拥有的东西。7、一个...

享受当下唯美句子_悠闲惬意最佳句子

1、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罗隐解释:今天有酒就痛快畅饮喝他个酩酊大醉,明日的忧虑就等明天再烦愁。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李白解释:人生得意的时候就要尽情的享受欢...

节俭的事例现代_关于节俭的事例素材现代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比如关灯、关电视、关水龙头等,都是勤俭节约的具体事例。在购物时,我们可以对比价格,选择最实惠的商品;在吃饭时,不浪费食物,适量取用。在旅游时...

古代人讲诚信的例子_古代人讲诚信的例子素材

古代人讲诚信的例子_古代人讲诚信的例子素材

一、商鞅变法时,为了建立信誉,使出了立木为信的策略。商鞅关于秦国变法的法令在拟好之后却并不急于公布,因为他担心秦国民众会不相信自己。为了提高法令对人民的可信度同时也为了建立自己的信誉,商鞅在公开法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