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里面的哲理句是哪句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寺壁》 [今译]游人不认识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深处。 [赏析]此诗元丰七年(1084)作于庐山西林寺(亦称乾明寺)。寺在庐山七岭之西。由此可见,他是在遍游庐山之后写下自己心得的。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用形容的语言,揭示了这一人生哲理。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必须从各个角度进行周密调查,才能明白事物的真相和把握事物的总体。这两句诗可作为人们行动的座右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哲理。它启迪人们,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