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_为何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弗洛伊德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唯一值得看的作家。??爱因斯坦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我的影响比任何科学家都多。
鲁迅原话:
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夫斯基那样的作者。
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又因为显示着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便令人发生
精神的变化。灵魂的深处并不平安,敢于正视的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写出?因此有
些柔软无力的读者,便往往将他只看作“残酷的天才”
陀思妥夫斯基将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们,有时也委实太置之万难忍受的,没有活
路的,不堪设想的境地,使他们什么事都做不出来。用了精神的苦刑,送他们到那
犯罪,痴呆,酗酒,发狂,自杀的路上去。有时候,竟至于似乎并无目的,只为了
手造的牺牲者的苦恼,而使他受苦,在骇人的卑污的状态上,表示出人们的心来。
这确凿是一个“残酷的天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
然而,在这“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的实验室里,所处理的乃是人的全
灵魂。他又从精神底苦刑,送他们到那反省,矫正,忏悔,苏生的路上去;甚至于
又是自杀的路。到这样,他的“残酷”与否,一时也就难于断定,但对于爱好温暖
或微凉的人们,却还是没有什么慈悲的气息的。
相传陀思妥夫斯基不喜欢对人述说自己,尤不喜欢述说自己的困苦;但和他一
生相纠结的却正是困难和贫穷。便是作品,也至于只有一回是并没有豫支稿费的著
作。但他掩藏着这些事。他知道金钱的重要,而他最不善于使用的又正是金钱;直
到病得寄养在一个医生的家里了,还想将一切来诊的病人当作佳客。他所爱,所同
情的是这些,——贫病的人们,——所记得的是这些,所描写的是这些;而他所毫
无顾忌地解剖,详检,甚而至于鉴赏的也是这些。不但这些,其实,他早将自己也
加以精神底苦刑了,从年青时候起,一直拷问到死灭。
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
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
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
在甚深的灵魂中,无所谓“残酷”,更无所谓慈悲;但将这灵魂显示于人的,
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
陀思妥夫斯基的著作生涯一共有三十五年,虽那最后的十年很偏重于正教
的宣传了,但其为人,却不妨说是始终一律。即作品,也没有大两样。从他最初的
《穷人》起,最后的《卡拉玛卓夫兄弟》止,所说的都是同一的事,即所谓“捉住
了心中所实验的事实,使读者追求着自己思想的径路,从这心的法则中,自然显示
出伦理的观念来。”这也可以说: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
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穷人》是作于千八百四十五年,到第二年发表的;是第一部,也是使他即刻
成为大家的作品;格里戈洛维奇和涅克拉梭夫为之狂喜,培林斯基曾
给他公正的褒辞。自然,这也可以说,是显示着“谦逊之力”的。然而,世
界竟是这么广大,而又这么狭窄;穷人是这么相爱,而又不得相爱;暮年是这么孤
寂,而又不安于孤寂。他晚年的手记说:“富是使个人加强的,是器械底和精神底
满足。因此也将个人从全体分开。”富终于使少女从穷人分离了,可怜的
老人便发了不成声的绝叫。爱是何等地纯洁,而又何其有搅扰咒诅之心呵!
而作者其时只有二十四岁,却尤是惊人的事。天才的心诚然是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