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关于历史的名言_黑格尔历史的教训原文
其次,再来谈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告诉我们,世界有三大地带,居住于高原的居民,性格好客而喜掠夺;平原的居民则守旧、呆板和孤僻;海岸居民崇尚冒险、沉着和机智。他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们束缚在土壤上,把他们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面,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为的有限的圈子。这种不同环境中的民族,不仅形成了他们不同的性格,也形成了他们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居住方式。他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其指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普鲁士王国是体现“绝对观念”的最好国家制度。黑格尔的哲学是为普鲁士专制制度辩护的,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提出了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它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将实践融入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黑格尔自1822年10月底起在柏林大学讲授的是“世界历史哲学”(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或“哲学的世界历史”(philosophische Weltgeschichte),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哲学”(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或Geschichtsphilosophie)。
长期以来,尤其在国内学术界,人们把黑格尔在历史领域的著述称为“历史哲学”。
黑格尔1822年在《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里说: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But what experience and history teach is this, - that peoples and governments never have learned anything from history, or acted on principles deduced from it.”
1、背起行囊,独自旅行。2、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3、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4、悲观的头脑,乐观的意志。5、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黑格尔,1770年8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1831年11月14日卒于柏林。1788年10月黑格尔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
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没有方向的航船,只能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泊。关
于人生和价值,黑格尔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目标有价值,人生才有价
值。”为了掌握自己的人生,先要明确你的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再立即采
取行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的成长,才能获得满意的人生。